嫦娥五号上升器进入预定轨道 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点火起飞前,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国旗展开以及上升器、着陆器的解锁分离。 国内 2020-12-04 21:33:18
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 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3000牛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国内 2020-12-04 21:33:41
嫦娥五号上升器进入预定轨道 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郭超凯 李晨)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点火起飞前,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国旗展开以及上升器、着陆器的解锁分离。 国内 2020-12-04 21:33:52
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图为12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嫦娥五号上升器飞行过程。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 国内 2020-12-04 21:33:56
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起飞 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记者陈海波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月壤样品的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点火起飞前,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实现月面国旗展开,以及上升器、着陆器的解锁分离。 国内 2020-12-04 21:36:18
“嫦娥”月面起飞 这项羽流导流技术功不可没 (郭超凯)12月3日晚,携带月壤的嫦娥五号上升器在月面成功点火起飞,并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中国地外天体起飞的“零”突破。这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中国航天科工三院8359所探月团队的月面起飞羽流导流技术。 国内 2020-12-04 22:35:04
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从月面起飞,携带月球样品进入预定环月轨道。经过约6分钟的飞行,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完成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顺利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国内 2020-12-05 11:34:39
嫦娥五号探月工程获国际社会祝福 外交部:推进国际合作 促进外空探索和利用 华春莹表示,这次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得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祝福,我们对此表示感谢。中国将继续本着为全人类谋福利的精神,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国际合作,促进外空探索和利用。 国内 2020-12-08 16:34:21
“载土”归来!嫦娥五号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凌晨1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凌晨1时33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 国内 2020-12-17 03:34:50
今天,“嫦娥”回家了,还捎来了月球“土”特产! 凌晨1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凌晨1时33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 国内 2020-12-17 11:34:50
九天云外揽月回!——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纪实 从50年前中国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50年后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嫦娥三号、玉兔号到嫦娥四号、玉兔二号,再到嫦娥五号,一个个中国探测器成功到访月球所勾勒描绘的,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逐梦足迹。 国内 2020-12-17 17:34:52
嫦娥五号凯旋归来 中国有了往返月球“双程票” (记者 孙自法)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17日凌晨安全着陆,凯旋归来。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国内 2020-12-17 20:34:34
人民网评:嫦娥五号“挖土”归来,闪耀自立自强信心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冷中,人们用火热的心情迎接一位熟悉的“天外来客”。当科学家接过装有月球样品的容器,里面还盛放有渴求探秘的好奇心和敢于探索的雄心壮志,支撑着嫦娥五号突破一道道关卡。 国内 2020-12-17 22:34:49
“嫦娥”归来,“绕、落、回”圆满收官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叶雨恬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国内 2020-12-18 05:34:25
“嫦娥”一小步代表中国航天一大步 北京时间17日凌晨,在白雪皑皑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号携月球样本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从人类航天史的视角审视,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任务,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完成月球采样并带回地球的国家。 国内 2020-12-18 05:34:27
中科院举行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接收活动 (记者 孙自法)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接收活动19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院士将国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给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并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颁发了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责任状。 国内 2020-12-19 18:34:58
月球“土特产”1731克!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拉开序幕 在交接仪式活动现场,探月工程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向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移交了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并交接了样品证书。此后,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运抵北京,完成了开舱及相关处理工作,科技人员顺利取出了月球样品容器。 国内 2020-12-19 18:35:02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入住“新家” 科学研究正式启幕 (记者 孙自法)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接收活动19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来自月球风暴洋的约1731克“土特产”,被送入中国首个月球样品实验室正式“安家落户”。后续,嫦娥五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科研人员将按计划进行月球样品的存储、制备和处理,启动科研工作。 国内 2020-12-20 17:34:45
想到月球上种菜?专家:这样操作不是没有可能……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月壤不适合植物直接生长 此次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包含月壤和月岩。有网友戏称中国人祖传“种菜天赋”,种菜的技能已经从沙漠戈壁、雪域高原蔓延至祖国海疆的盐碱地。 社会 2021-01-14 20:14:03
恒星离奇“消失”或源于一场失败的爆发 ” 科学家普遍认为,恒星短期内消失现象是一种未知的天文自然现象,目前只能从科学角度进行多种猜测性说明。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爆炸,它是某些恒星在演化过程中接近末期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爆炸,也是一颗恒星即将死亡的标志。 国际 2021-01-19 02: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