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造太阳”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 核聚变装置被人们形象地称作“人造太阳”。目前,国家原子能机构正在研究布局一体化核聚变研究创新体系,打造国家级核聚变创新研究平台、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平台、青年科学家成长平台,全面促进我国核聚变事业由并跑向领跑迈进。 国内 2020-12-05 11:34:42
浙江:2021年实现交通政务信息全面“上云” 根据《方案》,浙江将通过“数据链”打通“物流链”,推进干线无人化运输、智能仓配、智能分拣、自主化配送,实现物流活动全程数字化。推进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货运单证电子化和共享互认,满足物流服务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跨国界的服务需求。 社会 2020-12-09 21:13:46
加速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智慧城市” 记者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了解到,今年以来,在现阶段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智慧城市建设,通州区城市管理委推动通州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促进新型城市综合治理机制和模式的建立。 国内 2020-12-17 19:34:58
中国科学家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记者 吴兰)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研究组近期利用6光子系统,实现了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该研究组巧妙地提出纠缠辅助方式等,利用6光子系统实现三维量子隐形传态,并对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做了过程层析,并证实了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的量子特性。 国内 2020-12-19 20:35:18
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 出行更便捷 国铁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成渝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际铁路网的主骨架,线路全长299.8公里。中国铁路的不断创新发展,必将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财经 2020-12-24 12:15:15
成渝间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一小时直达 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12月24日,经过技术改造,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等参建的成渝高铁将达标提速提质,多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科技创新成果投入应用,成渝间高铁运营时速由300公里提至350公里,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成渝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际铁路网的主骨架,线路全长299.8公里。 社会 2020-12-25 05:13:57
广西柳州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 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 (周潇男)“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实现‘同城通办’向‘跨省通办’的跨越。”广西柳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昕25日介绍,该市不断优化企业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间,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 财经 2020-12-25 16:15:08
2022年底,山东实现12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有效救助 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和应用效果逐步显现,全省智能化煤矿达70%以上,智能化开采产量达75%以上;冲击地压煤矿和大型、特大型煤矿实现智能化开采。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深化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建设,2022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各类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一体化建设运行。 社会 2020-12-29 14:13:59
300个公共停车场实现ETC缴费 北京已实现300个公共停车场ETC不停车支付,共计停车位约15万个。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停车场实现ETC不停车付费,可以大幅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停车场人工收费平均时间约14秒/辆,使用ETC设备平均收费时间可降低到3秒/辆,比人工收费快11秒。 社会 2020-12-31 02:13:49
量子计算正从“玩具”变成“工具” 潘建伟:量子计算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工作,对于学术界而言,还是要循序渐进,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除了“九章”代表的光量子体系,超冷原子和超导线路也是公认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大规模量子比特相干操控的物理体系。 财经 2021-01-04 03:15:05
加快实现碳排放达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能源消费,因此,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是实施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革命,持之以恒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财经 2021-01-05 11:15:18
第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更加便利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前实现第一批58个事项“跨省通办”,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国内 2021-01-05 21:34:50
实现碳中和目标 中国如何演绎好新增长故事? (刘亮)中国已经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直言,“碳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对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就越有利。 产经 2021-01-10 15:36:37
中经评论:牵住降碳这个“牛鼻子” 实现“绿色梦想”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从污染向绿色转型,与过去的行为习惯、发展模式作斗争,这不仅考验人们的观念与决心,更考验我们实现绿色发展的智慧与能力。2019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低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一年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2020年目标。 财经 2021-01-11 17:15:00
中国成为2020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外交部回应 有记者提问,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超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中国外贸进出口从2020年6月起,连续7个月实现正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国内 2021-01-15 22:34:41
国资委:2020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 同比增2.1% 2020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12%,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6.5%,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人均劳动生产总值59.4万元,同比实现正增长;人均创利14.8万元,同比增长0.5%。 财经 2021-01-19 11:15:32
2020年内蒙古经济稳定恢复 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记者 张林虎)“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内蒙古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73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2%。”潘志峰说,2020年内蒙古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单产实现增长,畜牧业产量实现由降转增,奶业振兴全力推进。 财经 2021-01-19 14:19:18
2020年央企生产经营持续向好 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 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近八成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正增长。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12%,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6.5%,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人均劳动生产总值59.4万元,同比实现正增长;人均创利14.8万元,同比增长0.5%。 财经 2021-01-19 21:15:29
逆势增长6.2%!2020年中国吸收外资实现“三提升”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近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球比重继续提升……商务部20日发布的2020年吸收外资“成绩单”显示,我国去年实现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 财经 2021-01-20 15:15:20
中国宝武: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20日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2035年实现减碳30%,2050年实现碳中和。近年来,尽管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上付出很大努力,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但由于体量大和工艺流程的特殊性,碳排放总量控制压力仍十分巨大。 财经 2021-01-20 23:15:19